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学校排名(西安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学校排名)



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学校排名,西安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学校排名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2022年高校研究生分数线上涨,2023年我国依旧延续了这种情况。虽然现象仅发生在部分专业,但依旧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如此限制考生,是否代表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研究生现状

2022年我国报考研究生人数达到457万人,2023年数据增幅3.72%,实际报考人数474万人。而这样的增长数据也导致今年的研究生报考数据为历年最高。

根据研招网数据,受到考生关注的前五所大学分别为郑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其中郑州大学与云南大学为211大学,其余三所为985大学。

与往年相同的是985和211大学依旧是考研学生的主力冲刺学校。竞争较为激烈的是郑州大学以及四川大学,报考人数分别为3.7万和3.6万人。

而在地区的参与考试人数中,湖南、四川、广西等地的报考人数再度刷新,广西地区的报考人数突破9万人,相比2022年增加考试人数1.1万人。

这样的情况意味着选择考研依旧是社会主流认同,考生本人的选择也以985、211为主。这种情况虽然是此前情况的延续,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如此选择的后果或是面临坏消息。

少部分考生或将与读研失之交臂。而坏消息实际指的是就业和考试分数的限制。

站在民众角度观察,这或许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限制。但如果是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种劝告。

坏消息

实际上坏消息指的是专业涨分依旧延续,具体到实际,今年的985以及211大学的部分专业再次上升的录取分数,以学术学位为例,文学、翻译、新闻传播等专业分数线为367分。

教育类为351分,学术学位类的艺术学分数361分,相比往年已经有所升高,其中教育类的分数上涨达到惊人的14分。反观专业学位则略显淡定,存在涨幅,可是依旧可以接受。

另一个坏消息则是关于2023年的两会话题,在今年两会中,我国提出5年精简5%的国家机关缩编话题。在消息出现后,金融等部门的缩编融合接踵而至。

最糟糕的是部分地区开始执行教师退出机制,即使这个策略与缩编并不完全相同,实际追求也不是人数的单纯减少,但在民众感受以及社会运行的角度观察,这也是在表明教师太多。

但客观的讲,这两个消息在结合后,对考研人群是一个好消息。但对部分不止一次参与到考研的人来说,这如同晴天霹雳,不改变专业的选择,将导致他们无缘读研。

而其余的人则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以及较为宽松的竞争环境。

但这样的情况并不会持续的延续下去,总结的看只能讲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否是教育资源浪费?

归途与追求

想要搞清楚教育资源是否浪费,需要从归途和追求的角度出发。首先是去哪里的问题。我国考研的热衷导向的落点是公务员,随后国企在最后头部私企。而在其中最热门的是公务员。

这个职业的特点是,职业本身属于执行者,其不创造社会财富,更多面对的是分配社会财富。在创造财富的人收入低于分配财富的人的时候,社会的天秤已然倾斜。

其次是第二个问题,社会发展追求如何。在互联网上,我国超越欧美领先世界的论调不仅长时间发酵,且声音还大。但无论是科研还是国力提升的话题,其中社会财富都是关键要素。

整体的社会追求更多的是对社会财富以及可分配财富为主。也就是主要追求的是财富,反馈到民众也是如此,如何创造更多的个人财富,并改变社会财富总量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但是眼下的情况明显相反。民众自然会对金饭碗或是稳定的生活产生兴趣。可是最实际的稳定或仅是个人资金的增加,以及社会财富总量上升,最后导向国家层面的繁荣发达。

由下而上,再谈上下贯通。回到教育话题,我国的应试教育本身存在局限,这种局限将创造能力限制,过多的介入到学习但没有实践对个体的比较优势养成并没有积极作用。

而个人优势对个体而言又极为重要,很客观的讲,这样的模式中更多的提倡了稳定,但忽略了竞争的实质。即使文化素养表示我国是人情社会这种模式极为正常。

但更多的高等教育人才在公务员选择落败后,找寻没有发展前景的职业后,这何尝教育浪费?如果限制读研是教育资源的浪费,那么没有个人优势考量的选择显然是在浪费劳动力。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本文由“老刘财经汇”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

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学校排名(西安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学校排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在线考研网 » 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学校排名(西安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学校排名)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