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 _考研英语的网课



夜思 _考研英语的网课

  小年说:

  在考研、考公、考编等话题的评论区,总会有人迟迟未能如愿而焦虑不堪。

  学会摆脱沉没成本,是个人成长的重要一步。作者认为,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如及时止损,换一条路继续前行。

  推荐给你,静夜思。

  考研n战失败,家里蹲,现在该怎么办?

  来源:璃语职美人 | ID:crystal_words

  作者:赵晓璃

  01

  曾几何时,有个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这则帖子的标题是《考研n战失败,家里蹲,现在该怎么办?》,大意如下:

  当事人2015年二本教育学毕业,不想从事教师行业,于是转行考法硕。

  •   第一年失败;

  •   第二年依然失败;

  •   第三年回到家中,没工作,司考和法考一起,结果复试被刷;

  •   后找了份工作做了一个月,干不下去又回家考研……

  期间已无心考研,开始自我怀疑,但家人要求TA必须考下去,第四年考出的成绩很差,于是开始五战……当事人越来越丧,零社交,越来越封闭,对比同龄人,TA觉得自己的人生蹉跎了,似乎一直卡在这里,让TA非常难受。

  何止这个帖子的当事人呢?

  但凡在考研、考公、考编等类似的地方,总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工作、家里蹲、考了一年又一年,结果迟迟没能如愿以偿……

  自信心备受打击不说,由于脱离社会太久,很难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难免心有不甘,想到自己花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考试,总想着如果放弃了会不会很可惜?万一再试一次就成功了呢?

  然而现实往往更加残酷,那就是:很多人在一年又一年的考试中频频失利,到头来一事无成,整个人更是变得自卑又封闭。

  确实有一部分人被这种考试所牵制,蹉跎了光阴,找不到出路。

  02

  王珊(化名)也是陷入了类似的困顿与痛苦中。

  王珊,4年前毕业于一所高校的英语系专业,研究生学历。

  毕业后的王珊先是在一家外企从事客服工作,做了不到1年辞职,然后在家全职考教师编,希望能成为一名编制内的老师,但连续3年她的考编均以失败告终。

  王珊一方面在纠结如果现在放弃了会不会有点可惜,毕竟准备了3年,万一第4年就被录取了呢?另一方面,她更是两眼一抹黑,除去第一份客服工作经历之外,如果继续考编一直不中,后面再找工作恐怕只会越来越难……

  为什么有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利,却还是不肯迈向新的生活呢?

  03

  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沉没成本”是很多人不愿放弃的重要根源所在。

  “沉没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我们为某些事情投入的、已经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时间、精力、金钱等。

  正是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导致我们理性上明知道不该继续,却还是忍不住持续投入。

  比如——

  •   你等了半个多小时公交车还没来,但你依然不肯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你心想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很快公交车就来了呢;

  •   在从事一份不擅长也不喜欢的工作,你的理性告诉你,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尽快找到一份或喜欢或擅长的工作,但你总觉得“干都干了,不如再坚持一下”……

  沉没成本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坚持到底,意味着被坑到底。

  而沉没成本效应后面的驱动力之一,源自于我们的“损失厌恶”。

  所谓“损失厌恶”,指的是我们对于损失的痛苦往往大于获得的快乐,所以我们往往会对损失这件事特别敏感,为了避免损失,我们会倾向于追加投资。

  放到王珊的案例当中。

  她在考编这件事上耗费了3年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并且无法收回,摆在她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继续投入,二是果断止损——出于“损失厌恶”的本能,王珊不想自己这几年的努力打了水漂,于是会倾向于继续投入。

  但现实的压力和残酷的竞争让她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未来,自然免不了焦虑和恐慌。

  2、高估乃至神化了考试对命运的作用。

  人们往往会有这么一个心理倾向,那就是幻想一劳永逸——希望通过一次目标的达成,换取终身的安逸,但实际上,这更是一种妄念。

  正是源于这种幻想乃至妄念,使得人们会不自主地产生逃避的想法及行为。

  3、逃避让人活在“我能控制”的假象里。

  在我看来,有些人接连失败之后还不放弃,未必代表这些人的毅力和决心有多大,而是他们始终在试图营造出一种“自我控制”的假象。

  有文章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内心冲突是我们痛苦的根源,想要控制的执念也是。

  “我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这种生活不受我的控制,超出预期的感觉,直接让很多人的内心处于崩溃状态。”

  放到王珊的案例中,她内心的冲突恰恰源于:“我希望能有安稳的工作,可是为什么我总是无法如愿以偿呢?”

  很多人卡在困境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的内心几乎是定格在了这种一遍一遍的质问与反问里,永远完不成接受,也就没有下一步的‘面对’。”

  04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不至于陷入一而再、再而三的困境呢?

  1、明确你的底线和原则。

  我们以恋爱为例。

  如何最大化避免自己遭遇不合适的人?

  在我看来,最根本的莫过于在恋爱之前,就想清楚自己需要的伴侣到底是怎样的?有哪些是你无法忍受的?

  标准越明确越好,底线和原则越清楚越好。

  一旦发现对方的言行践踏了你的原则和底线,就果断止损。

  放到人生的职业决策当中也是如此。

  你只有想清楚自己的职业诉求到底是什么,能够忍受什么、不能忍受什么等这些标准、原则和底线之后,你才能具有决策的依据。

  2、刨根究底,深挖内心真实的核心诉求。

  我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很多人的表面诉求其实只是个“伪诉求”,你需要刨根究底,内心最核心的真实诉求才渐渐浮出水面。

  比如,历经企业“毒打”的人往往会误以为,自己就需要找个安稳的工作,再也不要有讨厌的KPI考核之类,但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真实诉求,并非是安稳:

  他们中有的是希望自己能有个一技之长,有的是希望趁年轻多赚点钱,还有的是希望能够通过自我成长达到职位或薪资上的显著提高,等等。

  唯有真实的诉求浮出水面,你才知道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

  3、给自己设置一个期限,以及准备一份Plan B。

  我们必须承认,很多事情并非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就像今天你考不上,未必是你不够努力,只是你的策略不对或者竞争太过激烈导致。

  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你给自己设置一个期限:如果几年内拼尽全力还考不上,我就认命,从此断了这个念想。

  人有些时候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

  与此同时,在A路走不通之后,我们一定要提前规划好B方案:比如,我找份工作,这份工作可以从专业出发,也可以从兴趣出发,更可以从核心诉求出发……

  行文至此,我想说——

  在我看来,比一个明确的职业方向更重要的,是你内心的接受:你需要接受人生本就不可控的事实,你更需要接受很多意外和突发的状况,唯有你的内心停止冲突,才能直面现实,才能谈及下一步的行动。

  以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夜思 _考研英语的网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在线考研网 » 夜思 _考研英语的网课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