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部长)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部长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创新团队在综合类一区顶尖刊物《科学通报》(ScienceBulletin)在线发表了题为《中生代的昆虫化石揭示了枝状拟态的早期演化》(Mesozoicinsectfossilsrevealtheearlyevolutionoftwigmimicry)的研究性论文。

我校为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该研究以生命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杨弘茹为第一作者,在导师高太平教授和任东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美国堪萨斯大学的迈克尔.恩格尔(MichaelS.Engel)教授和重庆三峡昆虫博物馆的张巍巍先生参与了本项研究。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科学通报》(ScienceBulletin)是中科院、国自然基金委、爱思唯尔(Elsevier)联合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期刊,主要刊发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高水平、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是综合类一区顶尖刊物,最新公布的影响因子为20.577。竹节虫(又称目)是昆虫纲中枝状拟态最常见也是最明显的一个类群,体型修长,呈树皮样的绿色或褐色。现存的许多竹节虫类群通过模拟树枝来隐藏并保护自己,白天像树枝一样在风中摇曳,到了晚上才出来觅食。然而,有关竹节虫“枝状拟态”的早期演化和形成过程尚不清楚。该研究检视并描述了多件来自中国内蒙古中侏罗统地层(约1.65亿年前)和缅甸北部白垩纪中期琥珀(约0.99亿年前)中的竹节虫化石,基于系统发育关系揭示了竹节虫目昆虫以胸部结构变化为主的“枝状拟态”的早期演化方式。统计结果显示,从侏罗纪中期到白垩纪中期近6000万年的演化过程中,竹节虫中胸和后胸的延长,以及后胸和第一腹节的融合,在其枝状拟态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另外,三对足的延长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枝状拟态的效果。现生的竹节虫更是通过改变颜色和行为等方式使其枝状拟态更加形象。中生代竹节虫“枝状拟态”的出现与白垩纪早期被子植物的辐射演化有关。生科院教育部创新团队多年来持续地在竹节虫拟态的早期演化方向开展研究,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系统性的成果,这也是团队继2018、2019年在生物学经典刊物《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B:BiologicalSciences)2次发表封面论文,2021年在综合类著名刊物《国家科学论评》(NationalScienceReview)发表研究成果之后又一新的突破。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部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在线考研网 »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部长)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