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明的思政课,有时候让学生挺“累”的,因为他的讲堂不仅在安静的教室,也在广袤的乡村天地,在忙碌的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堂搬到田野里,这是农大的传统,也是农大思政课一直以来的特点。

和学生们走进村落,与村干部和农企交流,师生和乡亲们坐在地头聊天甚至直接帮忙干起了农活,这样的教学场景,是李明执教生涯的一部分。“以立德树人为根基,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思政课讲台上站了30多年的李明深知,“‘大思政课’,过硬的理论是根基,也必须要向下牢牢扎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乡村振兴、保证粮食安全,学生们是未来的顶梁柱和主力军,培养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明。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和桃农一起装大桃

科技小院,这是不少农大师生利用学识帮助当地农民实现丰产的教研基地,在北京与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去年李明就曾带着学生一起来到北京平谷区西樊各庄村的科技小院,调研村子的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对于学生来说,每次走入乡村,走入农业生产一线,都是一次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

把教学、科研推广延伸到田间地头,把研究生人才培养与一线需求结合起来,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三农”,自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白寨乡创建第一个科技小院以来,至今全国各地已经推广建设科技小院480家,其中包括京郊大地的50个“北京科技小院”。

西樊各庄村科技小院,正是京郊科技小院发源地之一。几天的时间里,李明和学生们一起在村里和村民同吃同住,走进村务代办中心、农业特色孵化区以及大型涉农企业。在返回村庄的路上,正巧碰见当地村民在给刚刚成熟的大桃包装、装箱,二话不说,大家都上去帮着村民忙活起来,一边干活,一边还和村民聊起了桃子的销售情况与种植技术难点。

学生们帮老乡装大桃。受访者供图

讲了那么多理论知识,总是期待学生们“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当看到学生们撸起袖子开开心心帮农民干活的那一刻,李明知道,农大的思政课已经在学生心中结出了累累果实。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通过持续不断的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是此项教学改革的初心使命,也是根本目标。”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晖向记者介绍,目前学院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北京怀柔、北京亦庄、山东烟台、山东诸城、河北曲周、浙江缙云等地都建立了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围绕教学中需要深化理解的主要问题,制定出“全程化、菜单式”的实践方案,目的就是让学生带着时代课题去观察和体验国情民情,在锻炼中成长。

在十八洞村的一张老照片

不仅是让学生走进乡村,每次去乡村考察回来,李明都要在第一时间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七旬老人石爬专坐在客厅的火桶旁烤着腊肉,笑容满面。2019年,刚刚从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参观学习后返回学校的李明,开心地向学生们展示着这张照片。照片里正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和老人坐在一起交谈的地方,屋子的墙上,还挂着总书记和十八洞村村民围坐交谈的合影。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访贫问苦,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十八洞村也由此声名远播。

李明(左)在十八洞村。受访者供图

李明去十八洞村时,那里早就实现了脱贫摘帽。如今村里正在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村,猕猴桃、山泉水、苗绣、养蜂等产业在村里遍地开花。

从小在新疆农村长大、和“三农”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李明,内心很是触动。“村民们告诉我,过去村里的路不好走,村民的房子也大多陈旧,但我去的时候,交通已非常方便,家家户户翻盖了新房子。”李明还在十八洞村遇到了一位驻村干部——一位来自香港的博士。“博士为什么会到十八洞村呢?因为十八洞村是中国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是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一个缩影。”李明回到课堂上,将自己在十八洞村的所见所闻所感,通通讲给了自己的学生们。

“学生们听得很专注,对于学生而言,这就是一个真实的脱贫攻坚故事,也是一节有感触、有获得、有思考的思政课。”每当向同学们讲到自己在各地乡村见到的脱贫攻坚成果,李明总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决千百年的贫困问题,终结了近代以来人民饱受苦难的历史,取得了人类发展史诗般的辉煌成就,这永远是最鲜活的思政课大教材,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典型最形象的例证。”这几年,无论是在思政课堂,还是理论宣讲、党课报告,李明最喜欢出示这张照片,他总也讲不够十八洞村的变化,用总书记精准脱贫首倡地的动人故事,感染和激励一批批年轻学子。

“17岁的马克思在思考什么?”

离开田间地头,回到大学讲堂,农大思政课是不一样的氛围。

上课时坐直,听课记笔记,强调阅读教材、文献和经典,要写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要学会独立思考——李明“大思政课”的“严”是出了名的。曾经有学生在网上评论李明的课堂:“教学开始前大家就会关掉电脑收起手机的课。当时有幸坐在第一排,老师讲起马克思的墓志铭,终生难忘…… ”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李明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看来“传统而严格”。有学生会很难理解一个大学教授缘何要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坐端正,还要求记笔记,甚至走在校园里和李明教授偶遇,一些言行举止如若教授看不过眼,比如吸烟,立刻会被当面批评。

上他的课,有学生感叹仿佛是被教授拿着“小鞭子”赶着。学生要认真听讲、阅读经典、写读后感,但老师永远比学生更勤奋,李明会一个字、一个标点地批改论文,连续8年为学生撰写打印50多万字的《通向精神家园》的课程读物。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李明立刻专门收录到《通向精神家园》课程读物里,每年新生第一堂思政课必讲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封写给农大师生的信。“我就是希望学生能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培养他们对重要问题的正确认识,打好马克思主义的底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李明说。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40多年前,在新疆一个农村学校,坐在教室里的李明第一次听老师讲马克思17岁时写的毕业论文;自担任思政课教师30年来,在大一新生的第一节思政课上,李明总是会饱含深情地将这段话诵读给他的学生们听。“17岁时的马克思在想什么、思考什么,而现在和马克思同样年龄的你们又在想什么、思考什么呢?”李明常常这样追问自己的学生。在他看来,新生刚刚经历过高考,从高强度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有些同学会进入“理想间歇期”,学习激情、奋斗精神削减,甚至还有人“佛系”“躺平”。“学生们的理想,不该只是进入一个理想大学或是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是追求真理学习知识的地方。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什么样的追求是有价值的?这或许是大学生和研究生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是思政课最根本的战略任务。”

近10年来,李明主持承担博士生思政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课程并组建教学团队。同时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形成以教材、经典、文献“三阅读”为基础,“读书、思考、讨论”为基本,马克思主义信仰对话互动六步教学法为基干的创新型课程,2020年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他还带领青年教师开设“《共产党宣言》导读”课,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首次开设便受到学生热捧,成为每年200名同学“秒抢”课程。有同学在网上这样给师弟师妹推荐:“马克思的墓志铭,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各种名句,老师张口可背诵,曾有幸上过李明老师的党课。”

向下扎根任重道远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悉心指导,为“大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张晖告诉新京报记者,近三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开设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大国三农”系列课程、用心用情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暖心课等10堂“大思政课”。其中,农大学生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发起“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5年间已有全国50所高校、7万余名师生参与。开展“脱贫攻坚·青春建功”社会实践,学校每年组织近3000名学子赴百余县开展社会实践,书写学农为农的华章。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到农村去,看到真实的中国乡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的同时,学生们也会主动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每一次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提升的机会。”

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到农村去,到老乡家里学习调研。受访者供图

李明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思政课程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坚持在教学实际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开展对话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和谐有效课堂,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探索性工作。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更是思政课教师永恒的课题。

几年前,李明曾陪年逾九旬的老父亲回到自己生活过的新疆小村子,这个自己少年时代的村庄已然不再是儿时记忆中的模样。“我甚至连路都找不到了。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让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和亲历者,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必然和伟大时代紧密相连,我也将继续把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讲给新一代的同学们,希望他们在未来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在书写新百年伟业‘三农’华章中焕发青春贡献力量。”

李明说,自己扎根于骨子里的农村情结、教育情结将一直延续。他甚至还有一个梦想,将来有一天,他会重新回到家乡,回到美丽的新疆,像自己少年时代听老师讲青年马克思的理想一样,给家乡的孩子们继续讲马克思,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把孩子们的前路照亮,让家乡广袤的田野更加充满希望。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影 王巍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郭利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在线考研网 »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