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工研院(复旦大学工研院官网)



复旦大学工研院,复旦大学工研院官网

华丽变身

2009年第一季,一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中年男子来到了复旦大学新生报到室。

他的名字叫蔡伟,今年38岁。虽然这个年纪读博士已经不稀奇了,但蔡伟简单甚至破旧的衣着,以及不安的表情,已经让他看起来与其他前来报到的新生有很大不同。

更让人惊讶的是,就在几个月前,蔡伟还只是一个骑着三轮车的车夫,只有高中文化,每天在东北大街小巷打工,挣几块钱,被被所有人盯着。

是什么让一个中年男子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了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博士生的华丽蜕变?

12年过去了,蔡伟过着怎样的生活?

错过大学

事实上,为了完成这个华丽的转变,蔡伟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几个月的时间。

蔡伟是辽宁锦州人。他出生于1972年,由于父母都是工人,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至少还不错。

古代文学和书法,这是蔡伟从小到大从未改变过的两个爱好。保持这两个爱好的人在学校时一般都会喜欢并擅长语文科目。蔡伟就是这样的人。

蔡伟从小学会写字就开始练习毛笔书法。他找了很多字帖来抄,但这些字帖上总有很多他不认识的字。他对知识的渴望非常强烈。一旦遇到这样不熟悉的单词,他就会按照葫芦画写下来,然后再用各种词典查。

蔡伟几乎凭一己之力就掌握了大量的古代繁体字。有时,当他遇到不认识的陌生人物时,他的老师会来向蔡伟寻求建议。

小学和初中时,蔡伟不仅语文成绩优秀,其他科目也名列前茅。父母见孩子这么聪明,几乎不关心他的学习,蔡伟就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蔡伟的阅读爱好就是在这个时期培养起来的。他喜欢有很多书的地方,书越多他就越喜欢。当时,他所在的辽宁锦州图书馆,想要办理借书卡,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蔡伟连日恳求父亲帮他申请该卡。

借书证发放后,蔡伟每天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几乎把图书馆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一年之内,蔡伟从图书馆借了两三本书。数百本与古代汉语相关的书籍。

这段求知若渴的经历让蔡伟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真正想要什么。

但进入高中后,理科科目的难度突然加大,蔡伟的表现已经不如以前了。他的语文成绩还远远领先于其他同龄人,但数学等理科成绩只有十几分。

偏科严重影响蔡伟高考。他的语文高考成绩“名列前茅”,但他的理科成绩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终蔡伟的总分不够,只能遗憾落选。

蔡伟本来还想着再回学校再读一年,毕竟脑子还算聪明,但是当他趁着去学校拿文凭的机会,把这个想法告诉班主任的时候,他得到了对方直截了当的回应:“你对这门学科那么认真,重复学习是没有用的,你注定会错过上大学的机会。”

说这话的班主任没想到,20年后,蔡伟不但能考上大学,还考上了复旦大学这样的名校。

当时,蔡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取得什么成就。老师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刺痛了他的自尊。他尴尬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只得黯然离开了学校。

孤独与坚持的岁月

离开学校的蔡伟在父母的要求下成为当地一家橡胶软管厂的工人,过着“三班倒”的生活。

这份工作辛苦又无聊,但蔡伟习惯了工作生活后,逐渐产生了一种满足感。因为他发现这样的轮班制让他有时间继续学习。

能够读书,对于蔡伟来说,生活还能像以前一样继续。蔡伟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到当地图书馆借书,几乎阅读了当地图书馆所有与古汉语相关的书籍。

不过,图书馆里还有很多珍贵的古籍,即使你想花钱复印也借不到。蔡伟向图书管理员询问,希望能够复印这些古籍。他苦苦哀求了半天,终于以自己的好学精神打动了馆长,获得了抄写古籍的许可。

为了省点钱,蔡伟将自己工作的胶管厂里未使用的表格纸装订成书,并将古书中的内容抄到表格纸的空白背面。蔡伟用这种方法摘抄了很多古籍,仅仅抄写一本书就花了20多天《尔雅》。

蔡伟保留了这些写满文字的简单笔记本,很快就填满了他的床和角落。

蔡伟曾经认为,如果这样的生活能够永远持续下去,他勉强算得上幸福。但即便是这样的“幸福”也很快就结束了。

三年后,蔡伟下岗了。没有学历,也没有其他技能,他可以找到两种工作:体力劳动,或者做小生意。

蔡伟性格温和,温柔。从他的外表就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这三年他在胶管厂打工挣的钱几乎都用来买古籍了,剩下的不多了,根本不够做生意。迷茫中,蔡伟首先到学校食堂当包子工,并以每月100元的工资坚持了一年。

后来,他坚持不住了,蔡伟设法存了一些钱。用这笔积蓄,他买了一辆三轮车和四个保温箱。他每天守着摊位,有人来买东西,他就抬头打招呼;没有人来,他就低下头继续看书。

此时没有多余的工厂表格纸可以使用。为了省钱,蔡伟养成了捡烟盒的习惯。他小心翼翼地将捡到的烟盒拆开压平,并在空白处做笔记。等烟盒纸满了,他将纸片放在笔记对应的古籍书页之间。

蔡伟的举动很快引起了路人的注意。人们在地摊买完东西离开时,常常用开玩笑的语气调侃蔡伟:“你还能看懂古书吗?”

这样的话,一开始让蔡伟感到难过,但听多了也就习惯了。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只是微笑着,继续沉浸在书里的小世界里。

蔡伟20多岁了,是时候组建家庭了。在媒人的介绍下,蔡伟结识了身为报纸出版人的妻子,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结婚后,两人住在一套小两居室的公寓里。房子连装修都没有,所有的家具都失控了。唯一像样的装饰品可能就是蔡伟多年来积累的书籍了。

他的妻子和他的父母一样,无法理解蔡伟在读什么。

还好,他们没有干扰他的爱好,但时间长了,蔡伟仍然觉得保留那些书有点孤独,因为他积累了很多知识,但他无处倾诉,更不用说能够与他交往的人。

有一次,蔡伟把书籍和保温箱放在楼下的三轮车上,但他一时不注意,连车子和书籍都被偷了。蔡伟受到的打击如此之大,以至于他几个月来回想起这件事都感到难过。

时间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蔡伟了解到了互联网的存在。他“流血”了一次,买了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开始在一个名为“国学网”的网站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交流。

他使用电话线访问互联网。每次上网,他都会查看一下论坛和邮件,看看有没有收到回复,然后就退缩,拔掉网线。即便如此,蔡伟仍然花费了大量的电话费。

为此,他改变了策略,开始在附近的网吧上网。

敲响命运之门

在一群玩游戏的年轻人中,专心研究古文的蔡伟总是最格格不入的。

蔡伟在网络上结识了研究古代文学和古文字的复旦大学教授邱锡贵。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给邱教授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对古文字的研究和看法。没想到,他竟然收到了邱教授的回信。

邱教授非常欣赏蔡伟在信中所写的内容,并送给蔡伟一句话:“不顾功利,努力工作,我非常钦佩。”

以往漫长而孤独的自习时光一下子就被这句话击中了。蔡伟眼神一热,感觉自己仿佛在空谷里喊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得到了珍贵的回音。这封信被蔡伟妥善保存,成为激励他前进的力量。

1997年1月,邱教授发表文章《初探》,提到他不理解古墓出土的《神乌赋》中的“Sako”一词。蔡伟看到后,主动写信告诉邱教授,这里的“Zuozi”应该理解为“噢子”,是感叹词。

蔡伟的观点让邱教授恍然大悟,继续深入研究他的观点,终于在1988年发表文章称蔡伟的观点“非常有道理”。从那时起,邱教授开始特别关注蔡伟。

除了邱教授之外,蔡伟还写信与其他几位国学大师进行交流,但无论与谁,他都没有在信中说明自己的近况。邱教授和其他国学大师都能意识到蔡伟的生活条件可能不太好,但他不说什么,他们也无可奈何。

摄影:邱锡贵教授

事情在2007年出现了转机。

今年,蔡伟的妻子生病了。她嫁给蔡伟后,日子并不好过,反而总是受苦,默默支持蔡伟和他的爱好,这让蔡伟很内疚。

他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元给妻子治病。为了还钱,蔡伟开始每天等待三轮车在锦州街头来回穿梭。三十或四十。

为了省钱,他从来不去书店和图书馆,但辛苦工作了这么久,他和妻子的困难处境却没有得到改善。

蔡伟有点崩溃了。怀着一种倾诉、求助的心情,他写信给北京大学汉字学教授董山,讲述了自己的情况,希望得到一些帮助。

东山看完信后很感动。他联系了复旦大学的邱教授等人。经过讨论,他们决定聘请蔡伟担任临时编辑。

听到这个消息时,蔡伟还在街上骑着三轮车。他一开始还不敢相信,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回到家,他泪流满面地抓住妻子的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不再骑三轮车了!我不再骑三轮车了!”

被同样泪流满面的妻子拥抱。

2009年,在邱教授的帮助下,38岁的蔡伟不仅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还获得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在复旦大学。入学后,补课的挑战随之而来。他必须先完成本科和硕士的学业,然后再读博士。

考虑到蔡伟的情况,学校还允许他免考英语,改学日语,入学比较简单。蔡伟自2009年6月5日起在复旦大学跟随邱教授学习。

从入学到毕业,他用了6年时间。他是复旦大学历史上年龄最大、攻读博士学位时间最长的学生。幸运的是,蔡伟坚持了下来,通过了所有门槛,顺利拿到了学历证书。

然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由于年龄太大,而且第一学历比较低,他找工作并不顺利。他准备再骑几年三轮车,却突然接到贵州安顺学院的电话,通知他被录用了。

安顺学院不仅为蔡伟安排了文学系适合他的工作,还为他的妻子安顿了下来。现在的蔡伟过着白天教书育人、闲暇时在摆满古籍的办公室里自己做研究、晚上回到家与妻儿团聚的幸福生活。

虽然当年骑三轮车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后遗症,但对于蔡伟来说,这不过是一件小事。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每次上课他都竭尽全力,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人的梦想没有贵贱之分,只有敢做与不敢做的两种区别。

蔡伟选择了前者,在漫长而艰辛的一生中坚持下来,在38岁时再次打开命运之门,以最自豪、骄傲的心情向世界宣布:我的梦想实现了!

复旦大学工研院(复旦大学工研院官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在线考研网 » 复旦大学工研院(复旦大学工研院官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